近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发布《2023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额增加5%,达到创纪录的1891亿美元。
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落地上海;宝马将在沈阳投产纯电动新世代车型;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中国智造基地落地成都……今年以来,众多外企纷纷投下信任票,通过在华拓展业务、加码投资等实际行动表明对中国市场的信心。
外资“加仓”中国,得益于中国超大的市场规模和完善的产业体系,也反映出中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投资便利化水平不断提高。
政策加码助力打造外资“强磁场”。2022年10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关于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今年1月1日,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正式施行,新增了239条鼓励条目,新增条目达到历年来新高,鼓励外商投资的行业、领域进一步扩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研究出台更大力度吸引外资的政策措施,优化公平竞争环境,畅通创新要素流动,促进内外资企业务实合作。
以点带面持续拓展外资承载空间。一直以来,自贸试验区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在高质量落实中央和地方各项稳外贸稳外资政策措施的同时,积极探索稳外贸稳外资新思路,努力培育增长新动能,为全国外贸外资平稳发展作出贡献。今年上半年,我国21个自贸试验区吸收外资1296.6亿元,增长8.2%,占全国比重达18.4%,为我国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巩固国际竞争新优势提供了强大的助力。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若干措施》,将率先在上海、广东、天津、福建、北京等具备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试点对接相关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
产业“含新量”提升吸引外资加速布局。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和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利用外资是我国制造业取得快速发展、融入全球分工体系的宝贵经验。外资企业在高端产业、新兴领域的布局将带动更多优质资本、技术和人才向高端制造业汇聚,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竞争协作水平。当前,在数字化和绿色低碳转型背景下,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加快转型升级,为全球跨国投资带来众多机遇。
不容忽视的是,今年以来,世界经济恢复放缓,全球跨国投资低迷,我国引资外部环境更加严峻复杂。但同时也要看到,短期数据波动并不影响外商投资持续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商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2.4万家,增长35.7%。
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中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稳居世界前列。与此同时,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开放的大市场为各国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机遇,我国齐全的产业体系、完备的基础设施、丰富的人才资源、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构成的综合引资优势也在不断强化。
随着高水平对外开放迈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中国经济必将继续为世界经济增长作出积极而重要的贡献。
“同世界·共北斗”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北斗应用专业赛,旨在汇聚全球青年创业者,探索北斗技术的创新应用。赛事涵盖北斗创新应用技...
意向区域: 长三角 上海 江苏-南京市 江苏-无锡市 江苏-徐州市 江苏-常州市 江苏-苏州市 江苏-南通市 江苏-连云港市 江苏-淮安市 江苏-盐城市 江苏-扬州市 江苏-镇江市 江苏-泰州市 江苏-宿迁 浙江-杭州市 浙江-宁波市 浙江-温州市 浙江-绍兴市 浙江-湖州市 浙江-嘉兴市 浙江-金华市 浙江-衢州市 浙江-舟山市 浙江-台州市 浙江-丽水市 安徽-合肥市 安徽-芜湖市 安徽-马鞍山市 安徽-铜陵市 安徽-池州市 安徽-安庆市 安徽-宣城市 安徽-滁州市 安徽-蚌埠市 安徽-淮北市 安徽-淮南市 安徽-宿州市 安徽-阜阳市 安徽-亳州市 安徽-六安市 安徽-黄山市
意向区域: 全国
意向区域: 全国